|
中国最辛苦的几大职业,给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时间:2017-04-08 一、建筑工人 从事建筑工作的工人。八十年代的建筑工人指在建筑公司工作的正式工人和临时工人。随着企业改革,部分建筑工人转业分流,部分人员成为建筑包工头。现在的建筑工人基本上是来自农村的农民,极少数为大学生。目前大学生人数有增加趋势· ![]() 起早贪黑,干的是体力活,挣的是血汗钱。 吃的差,住的差,工作环境更差。 有时候,辛辛苦苦一年,到最后还要追着黑心的老板四处讨要工资,过年连家都回不了。 二、煤矿工人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,通常包括巷道、井硐和采掘面等等。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,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。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,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,逐渐堆积成厚层,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,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 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。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,以石炭纪、二叠纪、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,是重要的成煤时代。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~97%,呈褐色至黑色,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。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,煤可分为泥炭、褐煤、烟煤和无烟煤四类。 ![]() 每天上班都提着一颗心,每次下班都有一种死里逃生的奇妙感觉。 收入还算可以,但也是拿命搏来的。 三、电池厂工人 ![]() 有些电池厂工人工作还不到半年,便体检出体内重金属严重超标。 更惨的是有些工人工作不久便患上了癌症,想找工厂索赔,才发现当初自己签的哪里是合同,简直是霸王条款。 四、考古人员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,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。产生于北宋时期(公元960~1127年),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"金石学",到清代(公元1644~1911年)更为发达,最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前身。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 考古学,在中国兴起较迟。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,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、考察队,曾潜入中国边疆地区进行活动。20世纪20年代后期,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、殷墟等遗址的发掘,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,调查发掘遍及全 国各个地区,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中国考古学体系。 ![]() 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,工作环境非常差。 收入不高,忙时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家,大多数一辈子默默无闻。 五、远洋船员 ![]() 常年在海上漂泊,远离祖国,远离亲人。 生活极其枯燥,船上全是大老爷们,出海一趟回来看见母猪都觉得眉清目秀。 六、环卫工人 环卫工人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劳动群体,但由于卑微所以是低下的工作。我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环卫工人,要把这种工作真正地展示给世人 ![]() 小时候,每当我们不好好学习的时候,父母总是会说这么一句话:现在不认真学习,将来只能去扫马路! 其实说的就是环卫工。 环卫工工作辛苦不说,工资更是少得可怜。 被誉为“城市美容师”,为国家卫生环境做出巨大贡献,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。 |